English | 中文

News

语瓶资讯

GMP清洗机是否满足清洁要求?
发布时间:2025-09-10 11:21:20| 浏览次数:

判断GMP清洗机是否满足清洁要求,需从清洁效果验证、微生物控制、残留物检测、设备合规性、操作记录追溯五个维度建立评估体系,以下是具体检测方法:

一、清洁效果验证

  1. 目视检查法

    • 使用强光手电(照度≥1000lux)检查设备内表面

    • 合格标准:无可见残留物(如粉末、油渍、结垢)

    • 关键区域:焊接缝、死角、管道连接处

  2. 擦拭取样法

    • 重量法:干燥后称重,残留量≤0.1mg/cm²

    • 紫外分光光度法:检测特定物质吸光度

    • 使用无菌棉签擦拭设备表面(接触面积10cm²)

    • 溶剂:注射用水(WFI)或异丙醇(根据残留物性质选择)

    • 检测方法:

  3. TOC检测法

    • 检测原理:总有机碳分析仪测量清洗水中的碳含量

    • 合格限值:≤10ppm(制药行业通用标准)

    • 取样点:清洗循环末端的排水口

二、微生物控制检测

  1. 接触碟法

    • 打开设备门,暴露30秒

    • 压碟取样,培养72小时

    • 使用直径55mm的接触碟(TSA培养基)

    • 操作步骤:

    • 合格标准:菌落数≤10CFU/cm²

  2. 棉签擦拭法

    • 擦拭面积:25cm²(5cm×5cm)

    • 培养条件:30-35℃培养5-7天

    • 检测范围:需氧菌总数、霉菌/酵母菌

  3. 生物指示剂挑战

    • 使用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(ATCC 7953)

    • 放置位置:最难清洗区域(如管道弯头)

    • 灭菌验证:121℃蒸汽处理30分钟后,所有指示剂应无菌生长

三、残留物检测

  1. 高效液相色谱法(HPLC)

    • 检测对象:活性药物成分(API)残留

    • 检测限:≤0.001%(相对于下一批次最大日剂量)

    • 样品处理:固相萃取(SPE)净化

  2. 离子色谱法(IC)

    • 检测对象:清洁剂残留(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)

    • 检测限:≤1ppm

    • 柱温:30℃(C18反相柱)

  3. pH值检测

    • 检测点:最终漂洗水

    • 合格范围:5.5-7.5(与注射用水一致)

    • 检测仪器:校准后的pH计(精度±0.01)

四、设备合规性检查

  1. 材质验证

    • 接触部件:316L不锈钢(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)

    • 密封件:聚四氟乙烯(FT-IR红外光谱确认)

    • 表面粗糙度:Ra≤0.4μm(轮廓仪测量)

  2. 管道设计验证

    • 无死角要求:管道内径≥25mm时,坡度≥1%

    • 排水能力:3分钟内排空清洗舱

    • 防倒灌设计:空气阻断装置(防止清洗液逆流)

  3. 自动化系统验证

    • PLC程序:具备权限管理(操作员/管理员分级)

    • 数据记录:自动存储清洗参数(温度、压力、时间)

    • 报警功能:超限自动停机并记录异常

五、操作记录追溯

  1. 批记录审核

    • 必须包含:设备编号、清洗程序、操作人员、验证结果

    • 签字要求:操作人、复核人、QA审核人三级签字

    • 保存期限:≥产品有效期后1年

  2. 电子记录系统

    • 审计追踪功能

    • 电子签名

    • 数据不可篡改

    • 符合21 CFR Part 11要求:

    • 备份频率:每日增量备份,每周全量备份

  3. 年度再验证

    • 清洁程序:每年至少进行1次全面验证

    • 微生物挑战:每2年更换生物指示剂菌株

    • 设备改造:重大维修后需重新验证

执行建议‌:

  1. 建立"三色管理"制度:

    • 绿色区(合格):TOC≤5ppm,菌落数≤5CFU/cm²

    • 黄色区(预警):5ppm<TOC≤10ppm,5CFU/cm²<菌落数≤10CFU/cm²

    • 红色区(不合格):TOC>10ppm,菌落数>10CFU/cm²

  2. 采用风险评估工具:

    • 使用FMEA(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)确定关键控制点

    • 对高风险设备(如无菌灌装线清洗机)实施加强监控

  3. 定期参加PDA培训:

    • 掌握最新清洁验证指南(如PDA TR29《清洁验证》)

    • 学习ISO 15883标准更新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