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室器皿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正确的清洗步骤能有效去除器皿上的杂质、残留物和微生物。以下是实验室器皿清洗的详细步骤:

清洗前准备
个人防护
在进行器皿清洗前,必须穿戴好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,包括实验服、手套(如橡胶手套或耐化学腐蚀的手套)、护目镜等。实验服可以防止清洗过程中溶液溅到身上,手套能保护手部免受化学物质的伤害,护目镜则可避免溶液溅入眼睛。
清洗工具准备
准备好合适的清洗工具,如不同类型的刷子(试管刷、烧杯刷等),刷子的材质应根据器皿的材质和清洗的化学物质来选择,避免对器皿造成损伤。同时,准备适量的清洗剂,常见的有去污粉、洗洁精、铬酸洗液(用于特殊污染的玻璃器皿)等,还需准备大量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用于冲洗。
分类与预处理
将使用过的器皿按照材质(如玻璃、塑料、金属等)和污染程度进行分类。对于有严重污染或特殊残留物的器皿,如含有有机溶剂、重金属离子或生物污染物的器皿,应先进行预处理。例如,对于含有有机溶剂的器皿,可在通风橱中让其自然挥发部分溶剂;对于含有生物污染物的器皿,可先进行高压灭菌处理。
常规清洗步骤
冲洗
将分类后的器皿先用自来水初步冲洗,去除器皿表面明显的大颗粒杂质和残留物。冲洗时应注意水流的大小和方向,避免水流过急导致器皿破损,同时要确保器皿的各个部位都能被冲洗到。对于一些形状复杂的器皿,如分液漏斗、冷凝管等,可使用专门的冲洗装置或采用缓慢旋转、倒置等方式进行冲洗。
浸泡
将初步冲洗后的器皿放入合适的清洗液中浸泡。根据器皿的污染情况选择不同的清洗液,一般情况下,可使用去污粉或洗洁精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进行浸泡。浸泡时间应根据污染程度而定,一般为15 - 30分钟。对于污染较严重的器皿,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。在浸泡过程中,可定期轻轻晃动器皿,使清洗液更好地与器皿内壁接触,提高清洗效果。
刷洗
浸泡后,使用相应的刷子对器皿进行刷洗。刷洗时要注意力度适中,避免刷坏器皿。对于玻璃器皿,应顺着器皿的内壁和底部进行刷洗,特别是对于一些容易残留污渍的部位,如烧杯的底部、试管的管口等,要重点刷洗。对于塑料器皿,由于塑料材质相对较软,刷洗时要更加小心,避免划伤器皿表面。刷洗过程中,可不断更换清洗液,确保清洗效果。
冲洗与漂洗
刷洗完毕后,用自来水对器皿进行反复冲洗,将器皿上的清洗液和残留物彻底冲洗掉。冲洗时要注意水流的速度和方向,确保器皿的各个部位都能被冲洗干净。冲洗后,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进行漂洗,以去除自来水中可能含有的杂质。漂洗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,每次漂洗的时间要足够,确保器皿内壁不挂水珠,表明器皿已清洗干净。
特殊器皿和污染情况的清洗
玻璃量器(如移液管、容量瓶等)
玻璃量器的清洗要求较高,因为其精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。清洗时,先用自来水冲洗,然后用合适的清洗液(如铬酸洗液,但要注意铬酸洗液具有强腐蚀性,使用时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)浸泡一段时间,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,最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漂洗3 - 5次。清洗后的玻璃量器应倒置在干净的玻璃器皿架上自然晾干,避免用布或纸巾擦拭,以免留下纤维或杂质。
塑料器皿
塑料器皿不耐高温和强酸强碱,清洗时应选择温和的清洗剂,如洗洁精。避免使用过于粗糙的刷子刷洗,以免划伤器皿表面。清洗后,可用低温烘干或自然晾干的方式使器皿干燥。
含有特殊污染物(如重金属、有机物等)的器皿
对于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器皿,可使用稀盐酸或稀硝酸进行浸泡清洗,以溶解重金属离子。浸泡后,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,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漂洗。对于含有有机物的器皿,可根据有机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进行清洗,如用丙酮、乙醇等清洗含有油脂或有机颜料的器皿。清洗后,再用自来水冲洗掉有机溶剂,最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漂洗。
清洗后处理与存放
干燥
清洗干净的器皿应根据其材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。常见的干燥方法有自然晾干、烘干和吹干等。对于玻璃器皿,可将其倒置在干净的玻璃器皿架上自然晾干;对于一些急需使用的器皿,可使用烘干箱进行低温烘干,但要注意控制烘干温度,避免玻璃器皿因温度过高而破裂。对于塑料器皿,可采用自然晾干或用压缩空气吹干的方式。
存放
干燥后的器皿应存放在干净、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地方,避免受到灰尘、湿气和化学物质的污染。玻璃器皿可按照规格和用途分类存放在专用的玻璃器皿柜中,塑料器皿可存放在塑料收纳盒中。同时,要在器皿存放处做好标识,注明器皿的名称、规格和数量等信息,方便取用和管理。
注意事项
安全第一
在清洗过程中,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,特别是使用一些具有腐蚀性、毒性或易燃易爆的清洗剂时,要佩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,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操作。如不慎接触到清洗剂,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,并根据情况及时就医。
定期检查清洗效果
定期对清洗后的器皿进行抽检,检查器皿内壁是否干净、无残留物。可通过肉眼观察、使用放大镜或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检测等方法来检查清洗效果。如发现清洗不干净的器皿,应及时重新进行清洗。
节约资源
在清洗过程中,要注意节约用水和清洗剂。合理控制水流的大小和清洗剂的使用量,避免浪费。同时,对使用过的清洗液要进行妥善处理,符合环保要求。